薄双和陈老师只是在后面多讲了两句话,等后脚跟到楼下教室的时候,胡主任和张老师已经在给孩子们分发零食了。
一来就听见胡主任说,“你们要谢谢薄老师,这些都是他特意给你们买的。”
“谢谢薄老师!”孩子们并不整齐划一地,大声冲正好走到门口的薄双这么喊。
薄双:“?”
薄双一脸不解地,转头去看站在教室外的付谨寒。
付谨寒耸耸肩,说了句,“走了。”就离开了学校,随后,外面响起了车子启动的声音。
薄双跟在陈老师身后进教室帮忙,一箱零食看起来很多,分到每个人手上也就4、5样。山里的孩子,肉都很少能吃到,更别说这些味道很好的零食和糕点。
看着孩子们满脸笑容地背着书包离开学校,薄双内心有一些触动。
不得不承认,还是小的时候好,一袋零食、一颗糖,就能开心一整天。
长大后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烦恼,也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等着去解决。
正伤春悲秋呢,胡主任过来拍拍薄双的肩膀,“走吧,回去休息了,坐了一天车累了吧?”胡主任四下看了看,没看到付谨寒,“小付走了?”
-
第二天上午,薄双给孩子们上了一上午的课,原本安排的今天上午只有一节,但因为他走了两天,得补回来,所以就排在了一起。
中午,胡主任接到了局里的消息,说是今年开学比往年提前了几天,再加上教育局内部商议了一下,虽说是支教,但山上的孩子们也该有几天休息的时间。最后由教育局局长拍板,把支教的时间缩短了十天,由原本的50天,改成了40天。
如此一来,算算时间,再有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他们就能回去了。
其他两位老师听到这个消息都很开心,这山里吧,虽说环境和气候都挺好的,但网速太差了。宁城的在编教师每个假期都要上网课,而且还有时间规定。但就山上这破网速,连链接都打不开,更别提视频教学了。
本来以为今年暑期的课肯定上不完了,这下就好了,提前十天回去,抓点紧还是能听完的。
胡主任也开心,他这次来主要是负责后勤和协调工作,连课都不用上,每天待在村里,快闲出毛病了。
反倒是年纪最小的薄双,对此没什么大的反应。
日子依旧过,该上课上课,该玩闹玩闹,付谨寒送的那些玩具已经派上用场了。
说是玩具,其实换成教具更贴切,因为里面基本上都是小学生体育课能用得上的器材。
篮球、足球、羽毛球拍之类的,还有些跳圈、套圈、跳绳一类的。
有了这些器材,胡主任也终于有了上场的时候,他们把每天下午放学前的活动课,分了半小时出来,改成上体育课。学校有两块篮球场,一块给男孩们打篮球,另一边则留给女孩们玩其他的。
也算是给孩子们一些不一样的体验,据校长介绍,学校之前其实是有篮球的,但有一次被一个孩子偷偷带回了家,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篮球就滚到了山崖下,找不回来了。
那名学生家赔不起,也就只能这样了,那之后学校里就没再配备体育课相关的器材。
当然,主要还是因为没钱。
现在学校有这么多器材,校长也承诺了,说以后一定会好好保管,也会反复告诫孩子们不可以带出学校大门。还很认真地感谢了薄双,谢谢他的捐赠。
薄双受之有愧,私下也和胡主任说过,这些都是付谨寒的手笔。只是不知道当时付谨寒是怎么跟胡主任说的,搞得现在不管他怎么解释,胡主任和校长都坚信这些东西是薄双送的。
薄双本想着有机会碰到了付谨寒的话,要问问他是怎么回事。再有就是,付谨寒总归算是辛苦跑了一趟送他下山,又接他回山,薄双也在想要怎么感谢他比较好。
但同住在一个山上,他们竟一直没碰到过。搞得薄双都要怀疑付谨寒是不是下山了,主要是付谨寒的微信也没什么动静。
不过有这个想法的第二天,薄双就在村口碰到了付谨寒。
时至盛夏,山里的果子到了收成的时候。山上都是老人和小孩,摘下来的果子堆得到处都是,外面有人来收。付谨寒也不知是被人叫来的,还是自己来的,薄双看到他的时候,他正和人满头大汗地在往车上搬果子。
付谨寒还是穿着那身黑T恤、迷彩裤,他搬箱子时,手臂上还鼓起了的肌肉和血管,足以猜到那些箱子会有多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