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双:“……”他觉得付谨寒肯定是故意的,只好又扯了一下,“我要回去了。”
付谨寒又“嗯”了一声,还是无动于衷。
薄双咬了咬牙,凑了上去,靠在付谨寒耳边,小声低估了一句,“哥哥,很晚了,你能不能送我回去?”
不知道是因为那声“哥哥”,还是因为薄双凑上去说话时在他耳边吐出的热气,付谨寒只觉得那半边身体都麻了。
付谨寒怔愣片刻,然后侧过头看薄双,他眼里先是有些惊,但很快又转变成了薄双看不懂的笑。
“别怕,哥哥送你回去。”付谨寒也学着薄双那样,凑上来对着薄双耳朵吹着热气。说出的话也学着薄双的语气,柔和中带了点撒娇。
两人平时说话风格差挺多的,薄双又不傻,自然听出了付谨寒在学自己,就有些恼地推了他一下。
但这小动作不知怎么戳到了付谨寒的笑点,让这个大讨厌鬼笑得停不下来,薄双在一旁气鼓鼓地瞪他。
他俩这副样子,落在旁人眼里多少是有些奇怪的,王大爷还凑热闹般问了声,“小付在笑什么?”
-
时间过得很快,虽然刚来的时候觉得山里的日子过得慢,总感觉每一天的时间都要比山外长。
但也只是转眼之间,薄双这四十天的支教生涯就要结束了。
上完了最后一天的课,这所学校的校长、任课老师和负责人都来了,还有山上的书记、村长、和村民代表都齐聚学校。
学生们列队站在篮球场上,书记和校长分别上主席台讲了话,他们代表所有学生和学生家长对这次来支教的老师们表示了感谢。
六年级的一个学生也作为学生代表,发表了一段感谢词。
在这一声声赞美和称颂的言语中,这场如梦一般的生活,停留在了篮球场上连绵不断的掌声中。
因为下山路太远,再加上村里的村民们一定要请他们吃个饭表示感谢,所以薄双他们还要再多待一晚,第二天一早才会下山。
虽然胡主任一再强调简单吃个饭就行,不要搞得太隆重,但村里还是准备了非常丰盛的送别宴。
等这场热闹、丰盛的宴会散场,薄双才回到住的地方收拾行李,没花太多功夫,他的衣服和生活用品就全都打包好了。
看着塞满的行李箱,薄双一时有些落寞,犹豫了片刻,他还是拿起手机出了门。
算起来,薄双来这山上这么久了,除了住的地方和王大爷家,他还真没去过哪个村民家。
山路不算好走,虽然只去过两次,但薄双却觉得这条路很熟悉,有种闭着眼都能摸过去的感觉。
到王大爷家门口,看到门半敞着,薄双就敲了敲大门,然后稍微推开了一些,冲着里面喊,“王大爷?有人在吗?”
前两次来都是院子里站着很多人,觉得热闹,今天院子里一个人都没看到,显得有些冷清。
片刻,王大爷的小孙子从屋里跑了出来,看到是薄双还很高兴,三两步就跑到了门口,拉着薄双就往里走,“薄老师,你来了,快进来。”
“你爷爷在吗?”薄双问。
“不在,还没回来,就我一个人在家。”小孩答。
“一个人?”薄双顿了一下,“之前住在你家的那些人呢?”
“走了呀。”
“走了?”薄双蹙了下眉,“什么时候走的?”
“前两天就走了,”小孩想了想,很肯定地说,“吃完烤羊肉第二天就走了。”
薄双张了张嘴,一时竟不知道说点什么。
沉默片刻,薄双蹲了下来,和小孩平视,“老师明天也要走啦,你要好好听爷爷的话,照顾好爷爷,能不能做到?”
小孩眼睛亮亮地大声回道:“能!”
-
第二天一早,还是之前那辆大巴车,和那个满脸胡子的司机师傅来接的他们。
奶奶和姑姑都知道他今天回去,一早就打了电话问他们上车了没,薄双说在路上了,别担心,到家了先回去放了行李就来医院。
姑姑还问要不要来接他,因为大巴车只是统一把他们送到教育局,不会分别送每个人回家。
薄双嫌麻烦,而且今天不是周末,姑姑和姑父都要上班,就问了句,“我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