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路上 > 刘恒传 > 第3章 第二章

第3章 第二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中原的大汉国经历了吕氏之乱,群臣一致推选代国国王刘恒继承大统。

这一天,未央宫宣政殿内室,年轻的帝王正看着龙案上堆得比自己还高的一摞摞奏疏,脸上隐隐浮现出了阴郁之色。

这帮狗大臣,前些日子私下密谋扶自己上位不说,竟连提前告诉自己一声都没有,直接便在前天派人风风火火地来接自己,说什么事关重大不容耽搁,还隐隐地用什么若是再迟疑便会危害宗庙社稷的言辞来恐吓他。刘恒当然知道为啥大臣们偏偏在这时候把皇帝这张貌似诱人的大饼突然扔给自己还不容拒绝,大汉国刚建国不久,刚刚经历了秦末的战乱还未得喘息,后又赶上吕氏作乱,危害社稷。放眼全国经济上可谓是百废待兴,而政治上却又根基浅薄,一堆烂摊子都赶到了一起。皇帝这个位置最关键的东西是实权,没有实权的皇帝说不好听点就叫一个全年无休的王朝第一打工人,刘恒就算用脚趾头都能想的出来上位那几个野心勃勃的权臣不会分给自己哪怕一星半点的实权,然底下大臣们却什么破事烂事大事小事都得向皇帝问一嘴,又没几个做实事真能为皇帝分忧的,但凡王朝出了一点岔子都能赖到皇帝头上。刘恒本来对这个表面风光实则挨累背锅又得不到什么实际利益的位置就没什么兴趣,尤其是又赶在这种多事的年代,他更是避之不及。刘恒本是存着侥幸心理,想着也许大臣们会忽略了自己这个平时异常低调的皇子,然而,大臣们的不要脸程度却超出了刘恒的想象,纵然他们平时只是拿他当透明人,什么好处也不多给他,然在这种需要有个背锅侠干活的节骨眼上,却怎么也不会忘了他。更可恨的是,刘恒明明拒绝了他们三次,他们却硬是说成什么自己是因为有德谦让所以才多次假装拒绝。惹得刘恒当场就要忍不住骂一句,“你他妈才有德,你们全家都有德!”不过从小在深宫长大又经历过吕氏专权的刘恒惯于隐忍,即使是内心暴怒,也能保持着面上不动声色。更过分的是,昨天刚登基,昨晚大臣就吩咐宫人们把一堆山一样高的奏疏搬到了自己刚入住的未央宫宣政殿内室里,那意思就是说,“皇上,您纵然各种手续还略有欠缺,工作可是万万不能耽误一点的。”

即使是现在再想起来,刘恒依旧气不打一处来,随即低声咒骂了一句,“一群狗东西!”

“什么?皇上,您叫我?”纵然刘恒这句咒骂声音低沉,却仍是没逃过旁边太监的耳朵。

如今这世道,叫狗都有人应。刘恒想着嘴角反而勾起了一抹戏谑的笑,对那太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我叫狗呢,你要觉得你是我也没意见。”刘恒的语气听不出喜怒。

“皇上,您瞧您说的,岂止是狗,就算是当牛做马,奴才也愿意,不过奴才不得不稍微提醒一句,您现在已是九五至尊,也该自称“朕”了。”那太监一脸讨好的笑,刘恒心道真是一块当奴才的好苗子,怪不得能在宫里爬这么高。

“对了,之前那件事,你们办的怎么样?”刘恒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问那太监道。

那太监在宫里服侍多年,自是机敏异常,虽然刘恒没有明说是哪件事,他却一下子便反应了过来。“禀皇上,虽说过程艰辛,不过已经办妥了,我们找遍了全国,听说苏州城郊有一男子深谙道德经精髓。”

别看这刘恒嘴上骂的难听,然其作为一个从小便接受着王族高等教育的人,心性里自是有些贵族知识分子的清高,私底下竟潜心研究道德经长达数载,说是为了治国安邦造福百姓还不如说是自己本身的兴趣使然,本以为自己会做一辈子闲散小王的刘恒也没想到,自己平素这一项爱好竟真的有派上用场的一天,不过有句古话叫,书到用时方恨少,如今真让刘恒以道治国时,他却发现,自己对这本经书所言之义,大都浅尝辄止,这才有了后面刘恒私下里拜托手下到处寻访能读懂读透道德经的高人的事。

“呃......只是......只是.......”那太监说着说着突然结巴起来。

“只是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