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就到了六月底。
盛暑半夏,烁玉流金,江南水乡雨后,一弯彩虹跃在枝头,青枝绿叶上的水珠正缓缓滚落,砸在水湾里露出一个个圆坑。
青苔小院屋檐下,黎沁躺在摇椅上,正吃着一串葡萄。葡萄粒大圆润,晶莹剔透,如一颗颗宝石,被她捏在手中。
寒云峥坐在一旁椅子上,为她摇着扇子,他今日穿的是一身鸦青色暗花云锦夏衫,白玉簪束起墨发,整个人不似平日里肃穆沉稳,倒显得超逸绝尘,适情率意。
他和黎沁一路游山玩水,倒是把京州的一切杂乱暂时置之脑后。
许久未感觉到清风徐来,黎沁睁开眯着的眼睛,瞧着寒云峥做什么去了。
桌案上,放着一摞案卷,是拂晓时羽系送来的。
感受到黎沁盯着的目光,寒云峥将手中扇子又举起,轻轻摇了起来。
他一边摇着,一边看向手中的案卷,这是羽系查的关于宗莫的所有信息。
一年以前,因北辽向南黎求娶和亲公主,宗莫与东溟太子开始勾结,他们的目的是粉粹和亲计划,打破两国之间友好往来的关系。
东溟与南黎素来有矛盾,边境大大小小战火不断,二人的合作,便是达成了日后同攻南黎的合作。
他们先是在边境派蒙面黑衣人刺杀和亲使团,没想到宗哲提前有所应对,遂失败了。而后宗莫又利用牧御史身边的小厮,将黎沁驿站房间透露给东溟太子,东溟太子和凌程行动,没想到竟落入陷阱。
宗莫和东溟太子因此产生矛盾,凌程又因为寒云峥的敬告,不敢再对黎沁动手,于是和亲使团进入北辽后安稳了一段时间。
后来,宗莫因那日黎沁和寒云峥在岸边争吵的事对他们二人关系产生怀疑,于是又联系了东溟太子设了新局。
黎沁杀不掉,那便让她失去成为太子臂膀的机会,赐婚明王,是最好的选择。
宗莫一边将虞风和尹朵抓来套取口风,一边又赶赴西宛边境挑起战火,让寒云峥离开京州拖住脚步的同时,也与黎彤达成共识,通过和亲拆散二人。
东溟太子则是在汉州拖住黎沁,让她晚回京州,给宗莫预留更多的时间审尹朵,后又从宗莫手中接手尹朵,送来了东溟境内。
此番筹谋,确实成功了。宗莫将二人情感告知皇帝,借皇帝之手赐婚明王。只是没想到,黎沁和寒云峥后面出手,扭转此场面。
翻到最后一页,寒云峥明显愣了一下,手中扇子风停,黎沁坐了起来:“有什么要紧事?”她也连忙探过身去看。
宗莫京郊府邸的暗箭,来自瑶清关军器,瑶清关属明王管辖之地,每年的箭羽数目一定,不可能多出这么多。
“宗莫和宗瑞竟然私造军器!”黎沁突然间想到,那日在军器监,当值官员写下的,正是那批军器,他酒醉还能写出如此工整的字,一定是在提醒他们,他们竟未及时察觉。
寒云峥骤然站起来,将案卷凌乱叠起,道:“不好,宗莫宗瑞要造反。”
这时,禾念未敲门就推开院门进来,他一路风尘仆仆,声音里带着不同于他平时冷漠干练的紧迫感:“少主卿师,京州传来消息,皇帝快不行了,太子让二位赶紧回去,明王恐要篡位。”
果真。
二人连忙收拾东西启程。此刻他们地处东溟,即使快马加鞭,也得四天,而这四天,便可天翻地覆。虽然辽宗皇朝立有太子,皇帝驾崩,太子继位理所应当,但若是最后时刻,皇上立了遗旨,那这皇位该传给谁便难以得知了,宗莫和宗瑞定是不达到目的不罢休。
但是与宗瑞假成婚多日,黎沁总觉得他不是嗜父夺位之人,反倒宗莫更有可能。难道他们达成了某种目的,表面宗瑞实际宗莫吗?
一路上,黎沁也仅有休憩的时候才能琢磨这些事情,只是情况紧急,容不得她细细推测。
六月二十,还差一州城就赶到京州了。
明王和三皇子彻底造反了,他们二人已经掌握了皇宫禁卫军八千和皇城内兵部一万的士卒,加上两府府兵,已经手握两万人了。
而太子这边,虽有太尉的支持,可整个京州皇城内的兵部尚书已经归属了明王,太尉无实权所能调动的兵也不过五千,加上太子府,武安侯府,丞相府四千府兵,只有九千人。
镇国侯府保持中立,府中一千士卒无法调出,可祝展轻任兵部侍郎协同,恰好在城郊军营里管着三千骑兵。一出事,便把消息递给了他。
寒大将军寒云渡虽然进了皇城就交了兵,但是他的兵都是认主的,有一万人驻扎在京州皇城北边的双水山,虽远了些,但能调动,他事发后立刻出了城。
只是明王身后兵部的这一万人已经几乎将城门封闭,外面的援兵难以支援进去。
本身路途遥远黎沁和寒云峥日夜兼程,起意想今晚休息一下,但此时情况不容乐观,黎沁和寒云峥只能连夜进皇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