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阵失重感,飞机开始爬升。
童昭昭从客舱窗户往外看,太阳正在西沉,金色的余晖洒在这片她曾生活了四年的土地上。
四年前她几乎以一种仓惶的姿态逃离,跟着导师的项目一起从中国来到了非洲支教,如果不是项目意外中止,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回国。
/
宁江市国际到达口,陆勤和赵美之已经在候着了。
赵美之打开手机看了看时间,又看了看航班信息,念叨着:“也该到了呀。”
“也许在等行李吧。”陆勤看了看出口,出来的人越来越多了,“行川怎么还没来,昭昭回国,他不应该缺席。”
“有个紧急会议,你也知道公司最近有多忙。”话毕,赵美之就在人群中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她挥挥手和陆勤一起向那边走过去,“昭昭,这里!”
童昭昭其实早就拿到行李了,她在里面的座椅上坐了很久,近乡情怯?她不知道,其实真论起来宁江也算不上她的乡。
她的乡在梧宁,宁江的一个偏远山村里,童昭昭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从小就和奶奶一起生活。
一次偶然的城市一对一扶贫活动中,陆勤和赵美之选中她们家作为扶贫对象,自那时起就一直出钱资助她念书。
从山里到县城,从县城到重点大学,她的人生一步步变得更好,而她也清楚地知道,是谁赋予了她新的生命。
她推着行李走到出口的时候,陆勤和赵美之正迎上来,她挥挥手喊着:“叔叔阿姨。”
赵美之快步上前拉住她的手:“昭昭,真的太久没见了,你瘦了好多啊。”赵美之轻拍她的手,眼眶有点泛红,时间似乎并没有在她的身上留下痕迹,也可能是保养得当的关系,童昭昭感觉赵美之甚至比她走的时候更美了。
陆勤也走上前:“是啊昭昭,你这一走就是四年,你阿姨在家总是记挂你。”
到达大厅的广播不停地响起,机械式的播报,周边来往的人群,行李箱滚轮滑过地板的声音。
是的,她真的回来了。
“我也想你们”童昭昭说道,“每次过节的时候我都想起阿姨给我们包的菜饺子。”
赵美之笑着打趣:“就只想我包的饺子是吧,这次回来保证给你吃胖回来,你看你瘦的,没好好吃饭吧。”
童昭昭吐吐舌头,然后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她神情变得有些紧张,环顾四周,像是在找谁一样。
“你哥他没来,今天公司临时开会,他必须得到场。”
听到这话后,她松了一口气,微微咬住的下嘴唇也松了松:“行川哥…他现在很忙吧?”
“是的,你走后没多久,他就开始慢慢接管公司的事情了,”陆勤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自豪,“他做得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好,这几年不仅大事小事亲历亲为,更是开辟了多条新兴路线抢占市场先机。”
“行川哥他一直都是这么优秀。”
陆勤年轻时曾在宁江的一个本地旅行社上班,在外跑业务的他逐渐发现他们的旅行社业务太单一,有时候客户的一些需求只能靠多家平台或代理满足。
于是他在完成一些人脉和资源的积攒后,辞职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起先凌云只是一个团队的名称,后逐渐成为国内旅游业的佼佼者。
陆行川一直跟在陆勤身边学习,接管凌云是顺理成章的事。
车子停在B2层,司机接过童昭昭的两个大行李箱走在前面,赵美之和童昭昭则在后面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
“回来有什么打算?”
“导师帮我写了推荐信到宁江大学。”
“当老师吗?”
“对,英语老师。”童昭昭吐了吐舌头,“没想到有一天还能轮到我教别人。”
“那你住在哪?”陆勤转头问道,“要不你还是搬回家里住。”
“我申请了教师公寓,先住那边。”
“哎哟,教师公寓的条件能比得上家里吗?我看你还是搬回来住好了呀,现在行川也搬出去了,我跟你叔叔两个人还冷清。”
“哥他不住在家里了吗。”
“是的,前年在市中心那边买了套房子,说什么也要搬出去,真是儿大留不住。”
这些年她和陆行川很少联系,对于他的很多事她只零零星星的了解到一点,甚至有些还是从新闻上得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