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路上 > 心安何处 > 第26章 性情大变

第26章 性情大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勤政殿的小太监小五子虽然今年才十六岁,已经进宫有年头了。此刻他正拿着鸡毛掸子,一边拂去铜胎画珐琅嵌玻璃冰梅纹瓶的灰尘,一边教训刚调入勤政殿值守的小太监,“现在当差要警醒着点,宫里规矩大着呢,这勤政殿更是宫里最要讲究的地方,一个不小心别说月例银子了,连小命都交代了!”

管洒扫的小高子疑问道,“不是说咱万岁爷是最和善不过的性子吗,出了小差错也都不会重责的,怎么被你一说变得跟黑面阎王一般?”

正午的阳光照进来,正射到小五子脸上,他不由眯起眼睛晃了下神。万岁爷之前的确是最和善不过的性子,对待下人最是宽厚不过。只是自从今年九月初从太武山祈福回来,反而脾气暴躁了起来。按理说礼佛参禅不是应该修身养性才是,不知怎么咱万岁爷反倒反着来。更别说前一段听朝廷官员上朝的时候禀报,皇上去礼佛这段时间,江南还把前朝逆贼一网打尽了,这可是天佑我大晟朝的好消息,可是皇上不仅没有龙颜大悦,听到后面上好像是笼上了寒霜,当天还发落了奉茶的小太监,原因是茶水上的太勤,打扰了皇上批奏折……

一想到这,小五子浑身打了一个哆嗦,编排主子是非可是宫里的大忌,是万万不能说出口,于是厉声喝道,“别怪我没提醒你,这种话以后可不能在勤政殿提了。主子和善是主子有度量,我们做奴才的就是听吩咐做事,在宫里就是一句话,多看多想多做少说话!”

话虽这么说,小五子还是心里犯嘀咕。他仗着是勤政殿老人,又跟大总管赵顺同一年入宫,是关系过硬的兄弟,趁着晚上皇上在御书房召见军辅大臣的当口,悄悄拉住赵顺问道,“你觉没觉出来,皇上跟以前不一样了?”

赵顺本来靠在偏殿的柱子上正打着哈欠,闻言挑了挑眉,问道,“那不一样了?”

小五子啧了一声,“这还需要我说吗?现在在皇上身边伺候的谁不提着十分的小心呐,生怕一个不当心就挨了板子。”

赵顺闻言幸灾乐祸的笑了一声,“你猴儿精猴儿精的,还有怕的时候?”

小五子使劲拍了赵顺肩膀一下,责怪道,“兄弟,咱俩这交情,这时候就别拿我取笑了。眼下已经进了腊月,年关快到了,谁也不想大过年的触霉头啊!你就给我一个准话,到底知不知道为什么?”

赵顺看小五子一脸认真,敛了敛笑意,不置可否的叹了一声,“咱们呀,就自求多福吧!”

天刚蒙蒙亮,兰若明就已到寿宁宫给太皇太后请安,陪着一起用早膳,一边吃一边凑趣道,“老祖宗的小厨房到底地道,一碗红枣花生银耳粥都说的跟宫里的御厨不是一个滋味,配的几碟小菜,也都是样样精致。以后孙儿真想赖在老祖宗这不走了。”

孝德太皇太后斜倚在紫檀卷云纹炕桌上,被兰若明逗得笑得合不拢嘴,“你啊,就知道逗我开心。你想找什么样的厨子找不到,就盯上了我的小厨房。既然你爱吃就常来,爱吃什么就给你做什么。”

兰若明一本正经道,“那自然是要常来看看老祖宗这有什么好东西,我可知道王公贵族逢年过节家里做的点心糕点的都送进宫先孝敬您。”

孝德太皇太后笑歪了身子,唤身边的张嬷嬷道,“礼亲王昨日刚孝敬了几盒栗子仁的点心,我尝着掺的是真狗□□和蜂蜜,味道鲜的很,快给皇上尝尝。”接着突然正色道,“现下已经过了腊八,转眼就到除夕了,内务府的节庆单子也已经递上来了,我还没耐烦看。我是想着今年风调雨顺的,日子也逐渐安稳,加上后宫又填了新人,咱们痛痛快快的乐一乐,你看怎么样?”

兰若明温和笑道,“这有什么的,后宫的事您做主就是。”接着一抖袍裾站立起身,拱手道,“孙儿要去批折子了,得空再来看老祖宗。”

兰若明刚走,张嬷嬷忍不住急道,“老祖宗,您怎么不跟皇上提一提吴贵人的事呢。”孝德太皇太后双目微阖,叹息道,“我刚提到后宫填了新人,他马上就要走。既然不爱听,我又何苦惹他不痛快。”

张嬷嬷也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这可怎么是好呢,几个花朵般的姑娘进宫一个月了,皇上也不闻不问,一律封了贵人了事,甚至见都不见一面。这可是老祖宗精挑细选的几个高门贵女,人才样貌都是一顶一的。皇上就这么晾着,就怕辜负了太皇太后的一片苦心啊。”

孝德太皇太后听罢反笑道,“我眼见他成为一个英明圣主,微服出行又擒拿了前朝反贼,心下已经大定了,这些事倒是不计较了。只是不知怎么,老感觉他出趟门回来,性子阴郁了不少,虽然还是陪我说话解闷,但是时不常的就突然走神发呆,看着像不痛快的样子。”

张嬷嬷沉吟着猜道,“按理说,解决了朝廷如此大事,应该更加意气风发才是。莫不是跟皇后处得不好?回宫这几个月,皇上来后宫除了请安,就是去皇后那。皇后性子本分敦厚,难不成有什么事惹到皇上了不知道?”

孝德太皇太后冷笑一声,“你随我从苏泊出嫁到宫里都多少年了,什么事没经过,什么人没见过,怎么还会被沙子迷了眼。”接着又轻轻叹道,“这也怨不得你,我一开始也是被糊弄住了,要不然怎么会千挑万选的选她做皇后。明知是佛教是大晟国教,皇上又是笃信佛法,她要是真是贤良淑德,做不到夫唱妇随也起码摆摆姿态吧,她倒好,在宫里建了个三清观,供奉香火勤的很,集萃宫里整日烟雾缭绕,甚至宫里宴会都推说要沐浴清修不来,这不就是报复皇上冷待,要跟皇上打擂台吗?”

张嬷嬷一惊,呐呐说道,“皇上对她已经不错了,初一十五按时去她那里,从未坏了规矩。皇上可不是故意冷待她的,万岁爷只是看上去冷,实在是个知冷知热的好孩子。”

孝德太皇太后脸上写满疲惫,盯着桌上剩了一半的粥,无可奈何的说道,“总归是我的错。我因着他父亲的缘故,对他严厉太过,拘着他上进好学,不能有一点旁的心思。他长成这样,我应该欣慰才是。现在我回过头来逼着他改变性情,又怎么能够呢。”

张嬷嬷一边给太皇太后捶肩,一边垂泪劝道,“老祖宗千万别这么说,您为了大晟朝操碎了心,这就是到了地下见到大晟朝的列祖列宗也是无愧的。皇上不高兴许是为了旁的事,您千万别挂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