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路上 > 假结婚 > 第1章 第 1 章

第1章 第 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初夏的太阳热辣闪亮,今天是个好天气。

五十八所坐落在上海市徐汇区的一个园区之内,外表看上去都是一般无二的办公楼,但是三幢楼组成了一个园中园,门口的工作人员核对过报备信息之后才会放行。

排队等候工作人员放行的比亚迪中,开车的元涟漪目光扫过一处,似乎是发现了什么。

今天元涟漪车上带的两个高级经理,右凯和刘学铭,虽然也都是快四十岁的“老人”了,按理说各种路演和汇报都经验丰富,不过这次因为项目意义重大,集团各个部门配合工作准备了也有几个月。临到关头,成败就看今天他们这一举,也难免有些压力山大。

此时看到元涟漪眉头微皱,敏感的刘学铭不由得问,“老大,怎么了嘛?”

旁边本来在第n遍看资料右凯也不由的抬头竖起耳朵。

“没事,看到一辆跟我一样的车。现在新能源车在政策大力支持下确实发展的很好啊,销量节节高。也算连动了我们作为零部件企业。”

右凯和刘学铭的注意力果然被引导到自己的专业工作上。

“也是,咱们子公司新时光传感器那边激光雷达,还有温控感应模块都卖的不错。”

“老右,你是不好意思夸自己啊,你们曲轴机械出的大大小小零部件,把头部企业都做进去了吧!”

“刘学铭,你这是要跟我商业互吹啊,没有你们后面搭建软件控制系统生态,光有我们硬件怎么行!”

“这叫在老大的带领下,一起进步,一起进步!”

几句打岔后,车里的气氛也为之一松,右凯和刘学铭也都尽快调整了紧绷的状态。

正好排队也轮到了,元涟漪几人都出示了身份证件做了登记,进入到了五十八所的园区内。

常院士的助理小赵早已在B楼门口等待,把三人带到了预定的会议室。

约定时间是九点半,元涟漪三人正好提前十分钟进入会议室。右凯和刘学铭抓紧时间把电脑投屏和相关文件都准备好。

元涟漪听到身后开门的声音,赶紧起身,常院士带着他们团队几个项目牵头人一行十来个人准时到达。

元涟漪跟常院士之前各种场合有见过几次,这次合作前期也投入了大量精力,就算后面有些人只通过邮件或者线上会议,但元涟漪来之前做过功课,每个人的名字和业务都对的上。招呼打起来。

常院士本人虽然学术成就极高,但为人并不高冷,会议室马上热闹了起来。

常院士今年五十六岁,正是有经验,有资源,能干事,干大事的时候,在工业自动化和人型机器人这个领域,常院士是国内屈指可数的领军人物。

之前常院士的项目因为技术,材料和市场等原因,多应用于实验室或一些军工项目,没有大批量的市场化应用。

不过今年随着科研院所的改革,以及宏观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于结合了机械设计,人工智能,传感技术和控制系统的机器人的应用需求大幅被催生。

但这个行业需要上下游配合,光有市场还不够,还需要各核心零部件厂商,及有项目集成能力的供应商一同配合。

常院士不但自己技术上叫得响,这么多年也陆续培育了像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和谐波减速器,惯性传感器等项目的领军人才,行业整合的重任就自然而然的落到了身上。

这一次常院士也是突破了常规,这么大的项目光靠常院士的团队显然是不够的,也需要市场化的公司参与。

而目前国内在工业自动化方面布局最早也是最全面的就是元涟漪所在的沪联集团自动化事业部。

元涟漪也是消息广博,常院士这边刚露出了意思,元涟漪就通过业内关系搭上了线。

这么大的项目,能拿下来当然名利,好吧,利虽然不见得在眼前,但是名肯定是有的。名都有了,利也不算远了。

本着这样的思路,元涟漪是双管齐下,一方面跟常院士保持礼貌但不逼迫的交往,即充分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个行业晚辈对于常院士这样的技术大拿的敬仰之情,又不过分卑微热情到让人不舒服。

且元涟漪本科物理系出身,虽然现在搞管理搞战略搞业务,但是自动化是业务分一个分公司都是元涟漪亲自建立起来的,技术上多少也能说出来点,这一点在与常院士的日常对接中也算是一个刷分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