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路上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路上 > 假结婚 > 第1章 第 1 章

第1章 第 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另一方面,元涟漪的重点就是老老实实的带着团队和常院士下面这些具体项目带头人嗑具体需求和业务细节。

而今天,重头戏就是秀肌肉。

让常院士和他的团队看到,沪联集团自动化业务部凭借过去几年的积累,有足够的技术人员和研发产品储备,并且能够补足实验室团队和市场需求之间的缺口。

众人寒暄几句,很快进入了正题。

常院士开场白也很简单,欢迎了元涟漪带队的沪联集团自动化业务部后,就把主要时间交给了元总和团队。

元涟漪也不浪费时间,先跟大家简要的介绍了一下沪联集团自动化业务部的三大主板块业务。

“沪联集团自动化业务部成立已经5年了,我们从最开始集团收购的一个年产值500万的轴承厂开始发展,现在已经拥有包括曲轴机械,在原油轴承厂基础上,目前已经拥有自主研发的纳米精度水平的全自动机床和业内领先的全真模拟系统,开发的机械结构件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汽车等各行业。这一块硬件由我们右凯总平日里负责的比较多。”

刘学铭配合放映相关子公司情况。

“另一部分是新时光传感器。这个也是大家业内看到比较多的。我们目前自主设计控制芯片,主流包括温控模块,激光雷达模块,通信模块,力矩计算模块,速度模块等都实现了量产,在国内外客户产品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我们也在根据市场的最新情况进行迭代升级。”

常院士及他的团队成员在听取元涟漪的介绍过程中,一边看材料,一边也彼此小声的交流。

“还有一块是我们的LOG智能,是我们刘学铭总这边主抓的,是我们的软件核心。我们很早就意识到,光靠硬件产品是不能很好的满足我们的客户需求的,要想增加客户粘性,建立硬件背后的软件生态是必不可少的。通过API接口等形式,让我们的客户能够更轻松简单的把我们的核心硬件纳入到他们的完整产品中达到设定的功能。这就是我们LOG智能的使命。”

元涟漪这么多年,大大小小的路演汇报商务谈判也做了上千次,声音不徐不疾,重点突出,但又松弛而增加亲和力,以恰当二字为根本。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负责硬件部分的右凯总和负责软件部分的刘学铭总会具体跟大家汇报交流我们沪联集团自动化业务部根据之前和各位开会总结的项目方向提出的我们的解决方案和研究计划。”

右凯和刘学铭准备的东西,元涟漪来之前都已经跟他们过了两遍,准备的很充分,内容都烂熟于心。

因而交棒之后,元涟漪的主要精力就放在不引人注意的观察对面常院士以及他的团队成员的反应上了。

这方面细节的观察,经过这么多年的职场锻炼元涟漪自有一套总结经验,行之有效,甚至在之前的很多次谈判中,帮助元涟漪推测摸清对方的策略和底线,及时调整应对方式而取得更好的结果。

元涟漪在心里快速的过了一遍这几个月和常院士团队的交流要点,再过一遍自己这方的应对,凭她的判断,应该是切中纲领的。

常院士这边的优势是在动力电机和减速电机方面,但相对的,在机械结构,尤其是精密加工方面,缺乏市场化的供应商来配合。而这,元涟漪认为正是沪联集团的优势。

所以之前整个团队都是围绕着如何让常院士的机械设计和动力系统能够达到现实可行来配合提出了相应的轴承,杠杆,力矩,惯性,和执行器及编码器的配合应用。以及驱动整个硬件产品的软件架构设计想法。

甚至,为了能更有把握的拿下项目,团队还更深入的基于沪联集团已有的传感器产品,设计了一款最新的力矩传感器,使用了还未上市的芯片及算法。

可以说,做了一百零一分的准备。

但为什么?元涟漪的眉头不由得皱紧。常院士的团队成员虽然也在就各自感兴趣的领域跟右凯和刘学铭进行问题交流,但常院士本人却问的不多,这是第一个不符合常院士行事的地方。

毕竟,元涟漪亲眼看过常院士在内部会议上,针对自己的专业,是一问到底,就像孩童看到自己最喜欢的糖果一样,充分咀嚼吞到肚子里才能舒服。

第二点,常院士自以为不惹人怀疑的,其实偷偷打量了元涟漪好几眼,眼神中似乎隐含着几丝对不住。尽管元涟漪怀疑过是否是自己误解了,但是常院士的眼神又飘了过来。

还有一点,考虑到交流的节奏,元涟漪和团队其实特别留了个引子,在介绍沪联集团开发的一款曲轴杠杆时,其实设计中就考虑到了常院士正在开发的一款曲线运动机械臂的使用,但却没有明说。

以常院士的专业,自然马上就能看出来。元涟漪本来的设想是借着常院士这一问,再抛出他们早已准备好的方案,一来一往,气氛就会更加融洽。

可现实是,常院士明明看出来了,甚至元涟漪观察到常院士嘴都张开了,却并没有发文。脸上的表情既像是遗憾,又像是抱歉,一闪而过,但元涟漪心里已经有了些猜测。

元涟漪的脑海中闪过之前在园区门口看到的一幕,心里有了决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